【网络中国节·中秋】漫话民俗 我们的节日

【网络中国节·中秋】八月十五正中秋——漫话民俗“我们的节日”(十三)

我们的节日

    农历八月十五,既是三秋之中,又是中秋月中,故称中秋。

   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,中秋是仅次于春节的民俗节日。此时恰是粮食和瓜果收获季节,所以又叫八月节、秋节。过中秋时,嫁女归宁,游子回乡,合家团圆赏月,所以又叫女儿节、团圆节、拜月节、圆人节。在千百年的传承中,中秋蕴含了丰收和团圆的双重人文内涵。

中秋的由来和传说

   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,千百年来,在增进民族认同感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,中秋文化已是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符号之一。关于中秋节的由来和传说,有很多版本,在河北境内,主要流传着嫦娥奔月说、古俗演化说、唐明皇游月说、杀“鞑子”起义说、六姐月下纺线说、织女念子说等等。

嫦娥奔月说

    传说嫦娥是射日英雄后羿的妻子。后羿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了长生不死之药,嫦娥偷吃后飞到了月宫,被封为主月之神,称太阴星君。民间叫月光娘娘,月光菩萨。女人们为了祈求自己青春永驻,在每年八月十五夜晚,设香案摆放瓜果糕饼,焚香祭拜嫦娥。这也是民间“男不拜月,女不祭灶”习俗的由来。

古俗演化说

    “国之大事,在祀与戎”。中华传统文化讲究天人合一,早在周代,就形成了帝王率群臣春分祭日、夏至祭地、秋分祭月、冬至祭天之制,并分别在国都的东、南、西、北四个方向建造祭祀场所,命名为日坛、地坛、月坛、天坛。八月十五离秋分不远,此时正值五谷收获,新粮入仓的喜庆时刻,官方的秋分祭月之举影响到民间,逐渐演化为民间的八月十五祭月之俗。有观点认为,这也是农耕时代民间秋报之俗的演化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唐明皇游月说

    相传在唐开元盛世时期,唐玄宗李隆基在一年中秋之夜,梦境中由道士罗公远引导到了月宫,受到嫦娥的热情接待。嫦娥让唐玄宗品尝了甜酥仙饼,让他欣赏了月宫舞乐。唐玄宗醒后,追忆在月宫的美好时光,根据欣赏的仙舞仙乐,整理成了《霓裳羽衣曲》,又仿造月宫的甜酥饼制作出一种圆饼,取名月饼,并把每年中秋祭拜嫦娥作为定制。  

 

“鞑子”起义说

    元朝时,蒙古统治者要求每十户百姓养一名元兵,老百姓不堪重负,爆发了朱元璋、张士诚等人领导的反元起义。相传在八月十五,起义的人们在纸条上写上“杀”字,包进月饼内,作为传递同时起义的信号。起义胜利后,民间便在每年八月十五吃月饼庆祝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六姐月下纺线说

    相传古时有一户杨姓人家,家有童养媳叫姚六姐 。六姐7岁到杨家,婆婆对她很苛刻。有一年八月十五晚上,婆婆让她把7斤棉花全纺成线再睡。六姐拼命地纺,到了四更时还有一半棉花没纺,她害怕受到婆婆责骂,就哭着对月亮说,“月亮姐姐多照一会吧,让我把棉花纺完你再走”。嫦娥被六姐感动了,对六姐说,“我每年中秋来人间一次,帮着解救苦难的百姓。”她冲着六姐的纺车一指,纺车神奇地变成金纺车。棉花放上去就变成线,六姐不再受累了。从此,每年八月十五,人们都祭拜嫦娥,祈求好运。

    织女念子说,是说织女之子思母心切,织女把他接到了月宫团聚。嫦娥用一种圆饼来招待。他后来他做了官,每年八月十五仿做了这种圆饼来祭拜月亮,表示对亲人的思念。此俗慢慢传到民间。

    在这些关于中秋的由来和传说中,似乎古俗演化说更接近历史的真实,但它们都寄托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企盼。


—河北中秋民俗略览—

    河北中秋的节日民俗延续了拜月、吃月饼、吃团圆饭、观月影卜丰歉等一些古俗,也受燕赵历史文化、社会变迁等因素的影响,形成了具有燕赵地域特色的民俗节日文化。         

月光码祭月

    中秋祭月之俗在隋唐之前,多由官方进行。唐代,皇家祭月的独占权威逐渐淡泊。民间赏月之风开始盛兴。宋代以后,尤其是明清,民间中秋祭月之俗流传开来。

 

    河北各地民间的祭月习俗,多在月亮升起后,露天设坛,冀中地区一些农村,还习惯把祭坛设在平房屋顶上。祭月时由家庭主妇主祭,供桌上摆放武强或杨柳青年画作坊印制的月光码(即太阴星君画像)。供品有月饼和水果,水果多用西瓜、苹果、柿子、莲藕、毛豆等。西瓜寓意团团圆圆、红红火火、多子多福;苹果寓意平平安安;莲藕寓意连生贵子;柿子代表事事如意;毛豆寓意金秋豆丰(都丰收)。有的地方也有用鸭梨祭月的。武强民间把这些食品叫“月供”或“赏月”。辛集市民间在祭月时还会摆放石榴、葡萄等,也寓意着多子多福。枣强民间则摆放豆秧,是让月宫中的玉兔吃。滦平县民间的“月供”中也有毛豆枝,以供“兔爷”。蔚县民间中秋祭月时,要把西瓜切成花芽元宝形或花篮形,俗称“剜月”。晚上吃月饼,吃饸饹。

    大运河边的临西县,民间在中秋祭月时,在院中对月设案,摆放月饼、西瓜、苹果、梨,还要在桌子腿上捆上一把青豆和棉花,寓意粮棉豆(都)丰。家庭主妇祭月时口里念叨着,“八月十五月正圆,月饼西瓜敬老天。敬得老天心欢喜,一年四季保平安”。念毕,一家人分食月饼和供果

    历史上选拔举人的秋闱在八月举行,所以有了蟾宫折桂的典故。相传月宫中桂树的种子落到人间,读书人吃了会科举成名,故旧时的读书人也有中秋祭月之俗,以求高中。

枣强皮匠祭比干

    相传商朝末年,比干在枣强县大营一带为官时,发明了裘皮制作技术。枣强大营的皮匠都把比干奉为裘皮业的祖师爷。纣王在八月十五把比干杀害后,大营的皮匠世世代代在八月十五供奉比干,相沿至今

烙糖饼

    如果说中秋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符号之一,那么月饼可以说是中秋节的符号。作为中秋节的代表性食品,月饼产生的年代尚无定论,有的观点认为民间食月饼之俗始于唐代,但当时尚无月饼之名,南宋以后,月饼之名和中秋食月饼的记述逐渐增多,明清时期,中秋食月饼、馈赠月饼已普及全国。在发展演进中,月饼的制作工艺形成了京式、苏式、广式、滇式等四大类几百个品种。

    河北民间有在中秋节自做月饼的习俗。比如冀南邯郸地区,把中秋节自做的月饼叫糖饼。这种糖饼用发面做皮,内放红糖或白糖,用模子扣压后放在鏊子上烙熟,或者蒸熟。中秋节,亲戚间还互相赠送自做的糖饼。

    冀中的蠡县、徐水、大城县、深州等地民间,也有中秋自做月饼的习俗,而且也多称作糖饼。在高碑店,旧时家家户户八月十五晚上烙芝麻糖馅火烧。在唐山丰润,除了烙糖饼外,还要蒸包子,而且要把一些包子做成刺猬、鱼的形状,孩子们吃时,节日的欢乐气氛更浓了。

    这一中秋节是团圆的象征。阖家团聚,共吃团圆饭,是中秋节不变的主题,所以中秋节又叫“团圆节”,保定民间还把中秋节叫作“人圆节”。

    这一天,分家另过的人要回到老人身边,出门在外的人也要赶回来,出嫁的闺女要回娘家看望父母,晚上还要赶回婆家。中秋节,全家人围拢在老人身边吃团圆饭。由长者主持分月饼,家庭成员每人一份。在外未能回家的,也要为其留一块,以示团圆。在安国民间,中秋节吃团圆饭时,遇有亲人回不来的,要虚留一个座位。

    在大城县民间,八月十五人们提着月饼看望亲友。中午吃包子,晚上烙糖饼,阖家团聚吃团圆饭。无极县民间,八月十五又叫“八月节”,这一天分家另过的要“归伙”吃团圆饭。晚上吃月饼,吃炒豆,共话家常。高阳县民间,中秋节晚上,要煮食毛豆。南皮县民间在祭月时有鲜果、豆、酒和月饼,祭月后赏月,俗称“圆月”,然后一家人分食月饼,俗称吃“团圆饼”“赏月饭”。肃宁县民间,中秋节晚上邀请友人到家中“开怀畅饮”,俗称“闹酒场”。

    在石家庄一些地区,中秋节要蒸制圆糖饼、烙旋饼、炸带馅的粘糕。晚上,家人分食一块月饼,所切的块数要和家人数相等,大小均等。任县和平乡县民间,中秋节有中午吃饺子的习俗。

中秋“追节”

    河北民间的中秋节,流传着一些独特的婚嫁风俗。中秋,出嫁的闺女回娘家看望父母,在晚上前要赶回婆家吃团圆饭。民谣说,“宁留女一秋,不许过中秋”。石家庄地区,女婿要带上比平时贵重的月饼、佳酿去拜望岳父母。赵县民间,新妇的父母或兄弟,在中秋节要带着月饼和糕点到夫家探望,叫“追节”。柏乡县也有此俗。
    大城县民间,把八月十五为出嫁女子送节礼的习俗,叫“送十五”。博野县潴龙河以东的乡村,也有八月十五携带礼品看闺女的习俗。高阳县民间,订婚未娶的女子,中秋节这一天一般被接到婆家,寓意团圆。栾城县(今石家庄市栾城区)民间,媳妇要在八月十六带着儿女回娘家探望。在冀东迁西县民间,娘家和婆家一般要在八月十六,把新出嫁的闺女和未进门的儿媳,接到家中吃中秋“餐遗”。遵化民间,在八月十六把出嫁的女儿接回娘家吃中秋“残席”。冀中的任丘,是在八月十六清晨,把出嫁的女儿接回娘家。

观月影

    在河北大部分地区,中秋赏月时,孩子们听老人讲述嫦娥奔月、吴刚伐桂树的故事,一种浪漫的情怀就在心底氤氲着。看着一轮明月,大家议论着月中的图形是玉兔捣药,是嫦娥起舞,还是吴刚伐树,其乐融融,而根据月影中的图形,来预测天气和农业收成情况,就更觉得神奇了。一些民谣,生动地反映了这一中秋民俗,几乎在河北所有的地区都流传着“八月十五云遮月,正月十五雪打灯”的民谣,是说如果八月十五的月亮被云层遮盖,来年正月十五会下雪。此外还有,“中秋月夜晴,来春雨雪少”,“中秋月夜阴,来春雨雪丰”,“云掩中秋月,雪罩上元灯”等民谣。

“摸秋”

    一句民谣说,“八月半摸秋不算偷”。“摸秋”是中秋节的一个独特民俗。据《河北省志·民俗志》记载,在河北省西北部山区的一些乡村,流传着中秋节“摸秋”的古俗。中秋时,瓜果大多收获,田里树上略有遗留。中秋之夜,人们可以到别人家的果园菜园瓜园采摘剩余的瓜果,主人看到也不会阻拦和怪罪,这个民俗有接济贫弱、共享丰收的意味。

    在河北靠近京津的一些乡村,曾流传着“摘瓜送子”的有趣民俗。婚后未孕的女子在中秋之夜,在小姑子或者女伴的陪同下,到菜园里去摸冬瓜或南瓜,主人明明看到也会故作不知。女人把瓜摸到家后,放在床上,俗信可得贵子。

    中秋节的许多民俗,带有过去时代的烙印,随着科技的进步,生产力的发展,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,在中秋节日演变中,一些落后的民俗逐渐淡出历史舞台,而象征丰收和团圆的中秋文化符号却永久地传承下来。

    注:本文参考《河北省志·民俗志》,以及邯郸、沧州、保定、承德、石家庄、邢台等市志资料。转载

 

来源:原创 文/赵云旺 河北省民间文化遗产研究中心  

 

2022年9月12日 11:05
浏览量:0
收藏

当前位置:

网站首页    网络中国节    【网络中国节·中秋】漫话民俗 我们的节日